“预付 5 万元货款给供应商,约定 1 个月发货,结果商家失联,货没收到钱也不退”,预付货款类债务因 “钱货两空” 风险高,成为常见追讨难题。商家常以 “缺货”“生产延迟” 为由拖延,甚至卷款失联。掌握以下 3 个方法,能有效追讨预付款,减少损失。
方法一:“固定违约证据,优先协商解约退款”。发现商家未按约定发货,第一时间收集证据:保存预付货款的转账记录(备注 “XX 订单预付款”)、采购合同或聊天记录(明确发货时间、规格)、催货沟通记录(如微信、短信催告)。携带证据与商家协商,要求 “立即发货 + 赔偿违约金” 或 “全额退还预付款 + 承担利息损失”。若商家同意退款,需签订书面《退款协议》,明确退款金额、到账时间,避免口头承诺。某企业预付 3 万元后商家违约,通过协商签订退款协议,15 天内收回全额预付款,并获赔 500 元利息。
方法二:“利用‘平台监管’或‘行业协会’施压,倒逼商家履约”。若通过电商平台、批发市场等渠道合作,可借助第三方力量:在电商平台下单的,向平台投诉 “商家违约”,申请平台介入调解,部分平台设有 “预付款保障金”,可优先从保障金中退款;在批发市场合作的,联系市场管理方或行业协会,由其协助联系商家,督促退款。某个体户在批发市场预付 2 万元,商家违约后,通过市场管理方介入,3 天内收回 1.8 万元(扣除少量违约金)。
方法三:“起诉前申请‘财产保全’,防止商家转移资金”。若商家拒绝协商或失联,需立即起诉,并同步申请财产保全:向法院提交起诉状、证据清单,申请冻结商家银行账户、查封库存货物,避免商家转移资产导致胜诉后无财产可执行。预付金额较大(如超 5 万元)时,财产保全能大幅提高回款概率。某公司预付 8 万元后商家失联,起诉时申请冻结商家账户,发现账户内仍有 6 万元,最终通过强制执行全额收回预付款。